无线荆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523|回复: 0

[散文] 内荆河畔的行吟 谢高模 洞庭湖以北的云梦泽畔,有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23

帖子

6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8
发表于 2023-7-2 19:4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荆河畔的行吟
谢高模

洞庭湖以北的云梦泽畔,有一条古老的河流叫沧浪之水,流淌在江汉平原的腹地,因此人们把它叫做内荆河。
内荆河南岸,卸甲河以东的陈赵村境内有个大士庵,庵前曾有高大的石人石马,现在已不知去向。关于大士庵和石人石马,地方老人曾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纪念三闾大夫屈原泽畔行吟的,有的说是纪念放曹坡关云长的,也有的说是纪念韩胄侘的,大士庵曾名韩家庵,还有的说是纪念岳飞的,岳家军洞庭湖镇杨幺时曾驻扎于此,可信度最高的,是陈友谅在此卸甲,故名卸甲河陈家老湾。
传说大士庵附近曾有个天问台,因屈原的《天问》而得名。后来该天问台演变为卸甲家河大戏台,每逢佳节,卸甲河的老戏骨都上演戏剧,看戏的人,人山人海,络绎不绝。

屈原离开郢都后,沿着云梦泽畔的沧浪之水一路南下,在监利北部离湖畔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离骚》,在监利中部内荆河畔与渔夫对话后,他又写下了长篇巨制《天问》。
屈原名平,湖北秭归人。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以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进谗言,诋毁屈原:“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屈原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
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云梦泽边的内荆河畔,披散头发,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
屈原一路风尘仆仆,从洞庭湖以北辗转到洞庭湖以南,在长沙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怀沙》以后,五月初五这天,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走了,在沧浪之水内荆河畔留下了濯缨濯足的传说。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楚辞·渔父》“:屈原于江潭(长江北岸)遇渔父,他没有接受渔父要他“与世推移”的劝告,“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濯缨意为洗涤冠缨。楚地古歌谣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语,《渔父》中的渔翁隐居自乐,曾引此歌,劝屈原适应现实,隐退自全;后因以“濯缨”比喻超脱尘俗,清高自守。有人认为内荆河畔的天问台即濯缨台。
《天问》是屈原所作楚辞中的一篇“奇”文。说它奇,不仅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作者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象力!
何谓“天问”?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又据传屈原被逐,忧心愁惨,徬徨山泽,过楚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看到壁上有天地、山川、神灵、古代贤圣、怪物等故事,因而“呵壁问天”,这种说法虽有一定历史文献的记载及文物可作参考,但未必就是屈原写《天问》的真实起因。《天问》中,问天地、日月、山川、灵异之外,它所涉及的人事,大多有当时的现实意义。从全文的先后次序来看,先天地自然后三代史实,而以楚国的贤君愚臣作为结尾,这里显著地表明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动机与创作意图。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难以理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到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以成此巨制。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施为的事与物,都可用“天”来统摄之。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易·系词》中说:“法象莫大乎天地。”《天问》的天,也颇有指一切法象的意味,与道家的“道”字,《易经》的“易”字,都是各家用以代表这些“法象”的名词,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全诗372句1553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天问台在卸甲河畔早已曲终人散,行吟云梦泽畔的屈子与地方那些诉说着古老故事的人们一起被历史尘封,但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卸甲河高亢激昂的“龙在河幺哥哥”的龙舟号子,就会在沧浪之水上响彻云霄,荆楚大地的人以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亘古不变。

20230702193938front2_0_183823_FrO0Dy6pvYGAZfBb6cbGNyxDFA9b.jpg
20230702194144front2_0_183823_FhjKlRN1LITefU7FYqGUfwiAiWjI.jpg
20230702194144front2_0_183823_Fqspezd6etc1SE15FqRlmLsSpkC8.jpg
20230702194144front2_0_183823_Frv9zTv9y_XktKNJJagWNeSlPc35.jpg
20230702194144front2_0_183823_Fh2ZGFhg6e01MQWpzcAPoztzcbSd.jpg
20230702194144front2_0_183823_FrsH092bB6t1vZQG3TE8EPF15ama.jpg
20230702194144front2_0_183823_FiJnefkXWWQJqi2tCFvB_a7X4xUL.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无线荆州 ( 鄂ICP备11009347号-3 )

GMT+8, 2024-6-16 13:57 , Processed in 0.064464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