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荆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71|回复: 3

[散文] 青山有幸葬诗魂 一一诗接千载的谢朓与李白 文/谢

[复制链接]

86

主题

123

帖子

69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8
发表于 2022-11-23 10:00: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山有幸葬诗魂
一一诗接千载的谢朓与李白

文/谢高模

说到徽文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人文汇萃的谢家青山,联想到诗仙李白。
谢家青山即当涂青山,又名林青山,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城东南7.5公里处。这里山势险峻,林壑清幽,四季常青,是历代诗人神往的地方。
南齐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曾筑室于山南。唐天宝十二年(753),敕改谢公山,后人又称谢家山、谢家青山。东晋大司马桓温墓在青山北麓,故又曾称桓墓山。李白墓前后范围还称李家山。青山北临姑溪河,东带丹阳湖,西滨青山河,南望平野极目。
青山古为屯兵之所,郭祥正“重冈复岭控官道,北望金陵真国门”诗句,点出了青山的战略地位。青山,古迹甚多,山阳有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太白祠以及谢公祠、谢公池遗址、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第一山”碑,还有白云寺、巢云亭、五贤楼(五贤即谢朓、李白、郭祥正、王居岩、王逢,楼已不存);山阴除桓温墓外,还有明代琉璃瓦窑址;东麓有晋墓群;东南山脚下,是新石器时代的郑家遗址。南齐谢朓任宣城太守时,酷爱青山,曾双旌五马来遨游吟咏,称誉青山为“山水都”,并筑室于山南,即谢公宅。人们为了纪念谢朓,将其宅改建为谢公祠。后虽毁于兵燹,至今遗址犹存。谢公宅占地十多亩,环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宅后峦岫参差,苍松林立。山顶有座小亭,名谢氏山亭(今已废)。宅前一小池,石垒四壁,约一亩多面积,传说为谢朓所凿,人称谢公池,又叫谢公井。池水甘冽,终年不竭,曾有姑孰八景——“元晖古井”之美称。

谢朓(464年—499年),字玄晖,斋号高斋,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南齐诗人,出身陈郡谢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
永明元年(483年)“解褐入仕”,为豫章王太尉行参军。
永明五年(487年),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永明九年(491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朓也跟着到了荆州,“以文才尤被赏爱”,留下了不少诗篇。后调还京都,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
建武二年(495年)夏日,谢朓出任宣城(今属安徽)太守,实现了他“凌风翰”“恣山泉”的愿望。他既舍不得放弃衮衮公服,又想远离残酷的的现实,只得追求一种“仕隐”的境界。《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中显现出来的就是感激皇恩安于荣仕和远隔嚣尘畏祸全身的这种矛盾心理。在宣城任上,谢朓将他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数量和艺术的高峰。因又被后人称为“谢宣城”。
建武四年(497年),谢朓被任命为齐明帝萧鸾天生残废的长子萧宝义的镇北谘议、兼南东海太守。这时萧鸾已身染沉疴,而北魏军队常渡江骚扰,南北兵刃数次相接。当时谢朓岳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因为他是齐武帝的心腹猛将,所以萧鸾对他很不放心,加重兵以监视。王敬则怖惧万状,深感大祸临头。他的第五个儿子王幼隆派人到南东海治所与谢朓密谈。谢朓扣住来人,径自告发。王敬则被族灭后,谢朓虽然因功升任尚书吏部郎,但却落了个不孝的罪名,时常遭到打击,所谓忠孝难以两全。
萧子隆素来对谢朓的才能十分爱赏,因而,谢朓也得到了最优厚的礼遇,往往“留连晤对,不舍日夕”。不意竟遭到操有实权的长史王秀之的忌恨,于是密奏武帝。此时齐武帝萧赜正病重,他降敕将谢朓召还京师。
齐明帝死了以后,东昏侯即位,这位新皇帝奢侈无道,国家混乱,官场腐败。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江祏等人协助始安王萧遥光谋取帝位,想废东昏候。始安王派遣心腹刘沨,去见谢朓,拉他一齐参与这件事。但谢朓认为自己受恩于明帝,东昏候虽然无道,但毕竟是明帝之子,所以不肯答应,并且将江祏等人的私谋,告诉了别人。江祏等人对他自然恨之入骨。再加上以前谢朓因为人高傲,曾经讽刺过江祏、刘沨等,因此他们便寻找机会加害于谢朓。
永元元年(499年),江祏等人便联合始安王恶人先告状,诬告谢朓欲谋反。东昏侯是个糊涂皇帝,便将谢朓再次打入大狱。不久他就死在狱中,年仅三十六岁。尽管谢朓大义灭亲效忠于皇帝,但最后还是成了朝廷内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谢朓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和沈约创造的“永明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谢脁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山水诗创作,以其清逸流丽、工细自然的诗笔,描写了以宣城为中心的皖南山水,对谢灵运以来的山水诗及后来的唐诗影响深远。
谢朓和谢灵运合称“二谢”,都善于模山范水,以山水诗见长,但二人的诗境和诗味却有别。谢灵运的山水诗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仍然带有一些玄言色彩;谢朓山水诗则抒发了思想感情,玄言诗的影响差不多已被消除殆尽。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他浮沉于政治旋涡之中,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
谢朓在“竟陵八友”中诗歌成就最高。他在西邸创作的诗歌,题材比较狭窄,除了游宴应酬之外,就是咏物,如《咏风》《咏竹》等。这类咏物诗虽略有寄托,但主要是求其形似。还有不少是模拟汉魏晋宋的乐府民歌。这部分作品虽然不曾反映重大的社会内容,但表现闺情,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自从随府赴荆州以后,他的诗歌创作有了新的开拓,特别是经历了政治风波,出任宣城太守以后他的诗歌无论内容或者形式,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表现山川之美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还创作了诸如《赛敬亭山庙喜雨》《赋贫民田》等诗歌,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谢朓诗风,以清新、清丽、清俊见称,用字细腻而妍丽工巧。他部分诗歌摹仿谢灵运,如《游山》《游敬亭山》,都是铺排罗列景物。谢朓亦常描写自轩窗或案头所见的景物,所写山水风景多与都邑建筑物相连,诗中风景出现颇有画意的平远构图,颇具远近层次,如《冬日晚郡事隙》依次由门前池、窗外竹而推向窗外的远山平陆,以“上”“际”“中”等词彰显景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又能巧用动词“带”字,如“巉岩带远天”“清川带长陌”,突出了巉岩与清川仿佛由笔墨挥洒而生的动态,因此获得“诗中有画”的评价。
谢朓主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他的诗歌创作正是贯彻了这一审美观点。其诗语调摇曳从容,常用叠字,纡缓婉转。要达到“圆美流转”,声律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较早地运用了《四声谱》的成果,把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他还善于熔裁,时出警句。他善于摄取自然景色中最动人的瞬间,以清俊的诗句,率直地道破自然之美。他长于五言诗,为人称道的诗句有“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观朝雨》),“鱼戏新荷动,鸟闲馀花落”(《游东田》)等,这些警句清新隽永,流畅和谐,对仗工整,体现了“新体诗”的特点。他的五言诗如《游东田》中的“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闲馀花落”,《和徐都曹出新林渚》中的“结轸青郊路,回瞰苍江流。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治宅》中的“辟馆临秋风,敞窗望寒旭。风碎池中荷,霜剪江南绿”等等,可以说是诗苑的上品。沈约十分服膺谢朓的五言诗。谢朓的五言新诗,是“永明体”的旗帜,而谢朓则是南齐诗人的冠冕。其《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向被人们论为独步之作。

谢朓的诗歌除了“语皆自然流出”(刘熙载《艺概》),依然清新自然外,还将佛、道的哲理自然地织入诗篇。钟嵘在《诗品》中说,谢朓的诗歌“至为后进士子所嗟慕”,想见其在当时曾风靡诗坛,并有力地推动了文风。
谢朓的短诗也很出色,耐人咀嚼,富于民歌风味。如《玉阶怨》:“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又如《王孙游》:“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还有《同王主簿有所思》《铜雀悲》《金谷聚》等篇,都是遣词自然、音调和谐、感情含蓄的佳作,收到了小中见大、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这类小诗,对后来的五言绝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谢朓在世时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谢朓是南齐一代山水诗的代表,开拓了自轩窗中观赏山水的新空间,词汇与技巧为其后的何逊、阴铿等诗人所借鉴,不少诗评家认为谢朓诗已具有唐诗风格。谢朓在宣城时,与友人合作联句,每人作4句,续成一首长诗。联句源出晋朝,谢朓的作品使联句更普及。

唐代诗人李白最敬仰和赞赏谢朓,作品亦受其影响,现存直接提到谢朓的诗有12首,如《秋登宣城谢朓北楼》等。李白对谢朓特别怀念,有认同感和强烈共鸣,在《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中抒发对谢朓的思慕之情,其闺怨诗《玉阶怨》,即模仿谢朓的同题诗歌。此外谢朓的诗歌,对盛唐诗人王维、杜甫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谢朓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谢朓在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贡献。
谢朓的辞赋和散文,也有值得称道的。如《思归赋》《游后园赋》《高松赋》《杜若赋》等,体制短小,声律调协,富于抒情色彩。
赋体自魏晋以后,题材有所扩大,篇幅有所缩小,不事铺张,注重抒情;到了齐梁,由于声律的运用,便逐渐向骈赋过渡。谢朓写物寓意、借景抒情的小赋,正体现了向骈赋过渡的特点。
谢朓还写了一些诸如表章启一类散文,如《文选》所录《拜中军记室辞随王笺》一文,“不悟沧溟未运,波臣自荡;渤澥方春,旅翮先谢。清切藩房,寂寥旧荜,轻舟反溯,吊影独留。白云在天,龙门不见,去德滋永,思德滋深。唯待青江可望,候归艎于春渚;朱邸方开,效蓬心于秋实”,情见乎辞,文情并茂。再如《齐海陵王墓志铭》“风摇草色,月照松光。春秋非我,晓夜何长”,也很富于诗情画意。
据历史记载,谢朓还善草、隶书,因为他英年早逝,可惜传世书法罕见。

历代文人雅士对谢朓好评如潮,不胜枚举。
钟嵘《诗品齐吏部谢朓》:“一章之中,自有玉石,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足使淑源失步,明远变色。”
钟惺《古诗归》:“谢玄晖灵妙之心,英秀之骨,幽恬之气,俊慧之舌,一时无对。似撮康乐、渊明之胜,而似皆有不敌处曰厚,然是康乐以下,诸谢以上。”
南朝梁武帝萧衍:“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
南朝沈约《伤谢朓》:“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

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送储邕之武昌》:“洞庭张乐地,山逐汛舟行。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朋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唐代杜甫《寄岑嘉州》:“谢朓每篇堪讽诵。”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唯服谢朓,常以谢诗置几案间,动静辄讽咏。”
唐代刘长卿《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 :“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唐代李商隐《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怀求古翁》 :“谢朓真堪忆,多才不忌前。”
宋代唐庚《语录》:“诗至玄晖,‘渐有唐风’。”
宋代赵师秀《秋夜偶成》:“辅嗣易行非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谢朓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者。”
明代胡应麟《诗薮》:“玄晖为唐调之始。”唐人“多法宣城(谢朓)”。
清代王士禛《五言诗凡例》:“齐有元晖,独步一代。”《渔洋精华录》卷二《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其三:“青莲才笔九州横,六代淫哇总废声。白纻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谢宣城。”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齐人寥寥,谢玄晖独有一代,以灵心妙悟,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名理。元长(王融)诸人,未齐肩背。”
又《古诗源》:“玄晖灵心秀口,每诵名句,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清代吴淇《六朝选诗定论》:“齐之诗以谢朓称首,其诗极清丽新警,字字得之苦吟。较之梁,惟江淹仿佛近之,而沈约、任昉辈皆不逮,遂以开唐人一代之先。”

谢惠连与谢灵运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心目中景仰的诗人。在《李白春夜宴桃李园》中,不难感受到李白对二谢的景仰之情: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然而李白一生中骨子里最崇拜的只有谢朓,李白除了在诗歌艺术上与谢朓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以外,在政治理想、仕途遭遇等方面皆有相似之处。一样的“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放不羁)却又“人生在世不得意”,所以他终身把谢朓当作自己的偶像。

李白是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诗人。他写了无数的诗歌,但他的一生多半在漂泊与漫游中渡过,而真正留下来的约占十分之一。尽管如此,但他那些气壮山河穿越时空的浪漫主义诗篇,始终令读者荡气回肠,给人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强烈震撼。
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与崇拜谢朓密切相关。在他六十二年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中,曾七次来到当涂,为这一方水土写下了五十多篇诗歌。他第一次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乘舟离蜀,出三峡,南游洞庭,居安陆,游襄汉,达当涂。第二次于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涉溟海之后,溯舟西上观云梦,至当涂。第三次于天宝六年(747年)李白赐金还山后,怀着傲岸自负的心绪,不满现实的心情,由扬州、金陵沿江而上,住当涂。第四次于天宝十三至十五年间,(754年--756年)李白盘桓于金陵、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游遍了皖南的山山水水,这期间在当涂逗留时间最长。第五次于天宝十五年至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冬,永王李璘以平乱为名,聘李白为幕僚,讨伐兵败,李白获罪下狱,后流放夜郎(今贵州正安县),在巫山途中遇赦。从此,他又辗转于金陵、宣城、历阳、当涂。第六次于公元761年,李白闻雍王李适大破安史叛军史朝义,修复洛阳,毅然从军,不料因病折回,行至金陵,穷困潦倒,无依无靠,迫不得已,抱病乘舟投族叔当涂令李阳冰。第七次于公元762年,李白因年岁已高、身患疾病,仍登龙山,游青山,病死于当涂。
李白对当涂青山可谓生死恋。
诗人临终前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
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诗人明知自己这只大鹏的翅膀多次受到摧残,已经精力不济,却还想击水三千,万世不息。明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了,还自诩为仲尼。
临死都还是那么自负的李白,却“一生低首谢宣城”,对青山怀有特殊感情,生前多次登临青山,揽胜抒怀,寻访谢朓遗迹,凭吊谢公故宅,仰慕谢公人品,留下《谢公宅》、《游谢氏山亭》等诗篇。
李白曾有“宅近青山邻谢朓”的夙愿。
他逝世后,原葬龙山东南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他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墓 迁至青山西南,即今太白乡谷家村口。墓座北朝南,枕山面水,园内左侧有“青莲池”,垂柳依依,绿水泱泱,拱形“化鹤桥”横跨池上,连着“十咏亭”。李白晚年在当涂写过十首歌咏当涂山川风物的诗,谓之《姑孰十咏》,后人曾在姑溪畔建亭以志,后毁于十年动乱之中。
后来新建的“十咏亭”,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亭中央石碑上镌刻着李白《姑孰十咏》十咏亭左侧为太白祠。前后两进,素白粉墙,灰黑瓦顶。祠内青砖铺地,飞檐耸脊,雕梁画栋,宽敞明亮。正庭门楣上悬林散之手书“太白祠”横匾。厅内迎面耸立一尊高2.47米、重约3吨的汉白玉李白塑像。塑像侧身而立,左手按剑,右手后置,双眸含慧,胡须飘拂,气度非凡。塑像背景是巨幅墨绿色版画,以李白在当涂游踪为写意,版画上方为书法家舒同所题“李白高踪”匾额。厅堂下中上方悬有书法家司徒越手书“诗无敌”三字匾。两侧壁上镶嵌着6块石碑:1块雕刻李白全身画像,栩栩如生;1块刻有李白《临路歌》;另3块重刻唐代李华、刘全白、裴敬撰写的碑文,最为珍贵的1块为幸存的宋碑。该碑是宋淳二年(1242),兼权太平州事、节制军马孟点根据唐范传正所撰之碑文“重书刻石,立于墓左”的,碑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共30行,行63字,正书,字径六份,额题“大唐翰林李公新墓碑”九字。此碑距今已有740多年历史,为李白墓祠现存较早的历史文物。
太白祠后为李白墓地。墓呈圆形,墓顶芳草萋萋,艾菊尢盛。墓前嵌立一石碑,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墓旁新植翠竹、冬青,青翠欲滴,是文人骚客寻幽访古的胜地。

谢朓与李白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且脍炙人口的诗篇,具有难以逾越的审美价值。一千二百年之后,中国“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无比倾慕谢朓与李白的诗歌和书法,因此谢家青山成了他魂牵梦绕的归宿。
林散之先生曾多次驻足采石,放歌横江,泪洒青山,誓与李白结为异代芳邻。先生在南京病世后,马鞍山地方政府满足了他的遗愿,为他筑墓于太白祠侧,并建立了林散之艺术馆。诗书画三绝的林散之,终于与李白青山同聚,灵魂相依,为谢家青山又续了一段文脉。
20221123100026front2_0_183823_FvVeCalmh5em8m7rb1IhtvwD86ja.jpg
20221123100026front2_0_183823_Ftw1Q5I95ahjm3DlxuUunso-MNSy.jpg
20221123100028front2_0_183823_Fh2HHoFTDd7pzyQcTcyYdNv7bQGn.jpg
20221123100028front2_0_183823_Fki0VnHhwa6bYhWe9W-iTy0Er91X.jpg
20221123100027front2_0_183823_FnZFI_vyfhCTvSYhymoMVlpwD8jt.jpg
20221123100028front2_0_183823_FjmzgFbHRwcp8njLEJ9n85IHcc5Z.jpg
20221123100028front2_0_183823_FgS1u_jv_KZISG_xBF13N5BrowlH.jpg
20221123100026front2_0_183823_FkF09BSm5AuCHx98mH0grHIv4EgU.jpg
20221123100026front2_0_183823_FuSpq3C9Nt_qVOJZIPKXP_lBHUl1.jpg
20221123100028front2_0_183823_FhknqUkjQF6X-5q-Ejf7swJoqBnt.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96

帖子

24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19
发表于 2022-11-25 12:26: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主题

2286

帖子

778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788
发表于 2022-11-25 13:32: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点赞!值得收藏!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52

帖子

28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82
发表于 2022-11-25 16:47: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洋洋洒洒大长文,引经据典说名家!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无线荆州 ( 鄂ICP备11009347号-3 )

GMT+8, 2024-4-27 11:59 , Processed in 0.067569 second(s), 1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